项目展示

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,居然是这样开凿的!26张珍贵老照片令人震撼

2025-09-19

文/万物知识局

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,赘述在文章结尾

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,科技极为落后的情况下,为了让林县的人们不再受缺水的困扰,许多人前赴后继的进入大山。

他们靠着锤子,铲子这样简单的工具,修建出来了号称人工天河的红旗渠,从1960年的2月份到1969年的7月份,整整十年努力,为林县和周围人们带来了充足的水资源。

这张图片里,青年们手里拿着铲子和工具,在蜿蜒的山腰上,用砖块搭建起沟渠,这些砖块,甚至是他们亲手制作出来的,就地取材。

行走,是走在搭建好的沟渠的边上,窄窄的一条,肩膀上还挑着重物,这是非常考验平衡能力的,当时就是凭借努力,修建出了长度那么惊人的红旗渠。

这是第一批工人们进山的情景,他们每天都在清晨集结,穿着整整齐齐的衣服带着帽子,肩膀上扛着劳动工具,然后就开始跋山涉水的到红旗渠修建的地方。

那个时候为了修建红旗渠,许多人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一天,有的人甚至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修建中,许多年都没有回过家,这才有了红旗渠之后造福千万家百姓。

林县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干旱,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地的蓄水能力不太足够,为了能够让以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丰富的水资源。

人们要在原本没有河道的地方,原本没有水沟的山脉,修建出来,图片里这些工人们面前是险峻的岩石,下面是他们打出来的碎石,而这只是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相当普遍的一天。

红旗渠的修建过程,其中最为艰巨的任务,莫过于穿过山脉了,图片中这些工人们面前就是山峰,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山脉里开凿出一条可以让水流通过的通道。

而他们所能依靠的工具只是凿子和锤子,几乎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,工程量大吗?当然,可是他们背后是千千万万的人们,林县人们需要他,他们义无反顾。

旁边是陡峭的山脉,工人们站在岩石上开辟出来的平台上,正在短暂的进行休息,山脉间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,那是锤子和凿子敲击的响声。

图片里可以看出这些工人们是从上面和下面同时施工的,在这个过程中,要担心上面的碎石砸到下面的人,也无疑增大了工作难度。

太行山在中国绝对是鼎鼎有名的山脉了,红旗渠的修建,就是在太行山中,寻找人们生活的未来,工程量的巨大,可想而知。

图片里的这些工人们拿着工具站在旁边,或许是好不容易开凿出来一条道,他们看着上面的碎石滚落下来,烟尘同时也翻滚,这就是他们劳动的证明。

这张图片在当时感动了许多人,从山顶蜿蜒而下的,是由青壮年们组成的队伍,最前方的人手里举着旗帜,引导着之后的人们跟随,一同进行红旗渠的修建。

后面的人让肩膀上扛着工具,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,本来应该是相当坎坷的事情,可是由于他们精神饱满,心中理想远大,所以步子迈得坚定又有力。

用今天的眼光来看,修建红旗渠是当之无愧的体力劳作,而且因为生理的差异,所以女子的体力很大程度上是不如男子的。

是在当年修建红旗渠的时候,许多柔弱的女孩子依旧坚定的站了出来,图上这些姑娘们手里拿着工具面容坚毅,在为红旗渠的开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。

虽然用砖块修建出来了,可以供水流通过的沟渠,可是,如果只是砖块单纯的堆砌,那么水流是会从沟渠砖块的缝隙中流出去的。

因此,将砖块摆放好之后,这些工人们还会拿着他们自己制作的水泥,细致的为每一条缝隙抹上,让这个沟渠严丝合缝的,确保红旗渠运行的时候水流不会流出去。

这张图片看起来相当的吓人,两位工人依靠绳索而挂在山间,他们手上拿着钩子,山脉相当的陡峭,看起来相当的危险。

而这样的工作却是必不可少的,他们是为了确保山脉间没有不稳定的碎石,保证不会砸到后面工作的人,可是来确认石块是否稳固的人,却很多次被这些石块砸伤,不过他们无怨无悔。

这张图片是从高处拍摄的,更加能看出当时修建红旗渠的危险,一眼看下去,甚至看不到山脉的底部,下面黑黑的可以看出山谷深深的。

当时的工人们大多就在这种环境下工作,不仅要注意手上的活动,还要提防脚下的碎石导致摔倒,如果摔倒了,那问题就相当严重了。

这张图片是红旗渠通水的时候拍摄的,虽然当时的画质模糊不清,可是我们依旧能够清晰地辨认出,在红旗渠的旁边,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们。

他们有的是生活在当地的百姓,有的是参与了许多年红旗渠修建的工人,红旗渠通水这件事情,是他们期待了10年的目标,今天终于可以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。

在山脉间,开凿出一条隧道,让水流可以通过,为了保证隧道的稳固,保证后面不会坍塌,需要对周围的石块进行敲打和定型,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。

图片里,外面的工人们还在敲打外面的碎石,隧道里面的工人也在同步工作,为了保证不影响通行,还要一边把里面的碎石运出来,相当的辛苦。

中国人这种改造大自然的勇气和决心,一直是值得为世人所赞颂的,图片里,红旗渠的修建好不容易到了比较宽敞的地方,可是为了保证沟渠能够顺利接上,高度的抬升也是必要的。

因此,这些工人们从旁边的树林里砍下了树木,制作成了简易的架子,开始平地起高楼,一下子让人分不清,是在山脉间修建隧道困难,还是平地制作高塔辛苦。

这张图片里,大家用肩膀上的担架挑着两个水桶,不断地把石块和泥土一起运送出去,这个时候还没有到达可以堆砌砖头的条件。

他们要先开凿出一条足够深,足够宽的沟渠,保证有充足的地方供水流通过,毕竟这些水流,不仅要保证林县的人们吃饭,还要保证一下生活用水, 太小了可不行。

这张图片看起来就相当的漂亮了,在蜿蜒的山脉旁边,人们开凿出来的红旗渠,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,看起来秀美清澈。

水流在红旗渠里缓缓流过,仿佛给山脉加了一条绿色的丝带,即便是今天,红旗渠周围的人们也会经常去那里行走,查看红旗渠是否有需要修补的地方。

在历史上,因为干旱,许多林县人们仓皇地逃出这里,他们的目的地很简单,去到有水的地方,因为干旱没有食物,甚至发生过吃人肉的事情。

我们可以想象,如果那些因为林县缺水而苦恼过的人们,看到如今这宽广的红旗渠,看到里面清澈见底的水,是该怎样的感慨和欣喜啊。

这张图片是工人们在休息的时候,他们有的人头上还盖着劳动的时候用来擦汗的毛巾,此刻大家坐在一起,讨论着红旗渠修好之后的光明未来。

讨论着最近的工作进度,心里对未来更加坚定,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灿烂,让看到这照片的人也不由得和他们一起笑了起来。

这张图片可以看出,当时修建红旗渠的人数量有多么惊人,他们有许多都是生活在林县当地的老百姓,有的一开始是父亲加入这个工程。

幸运28

不过由于修建红旗渠的危险,许多人因此去世,小小的孩子也就继承起了父亲的工作,来到了红旗渠的修建现场,一开始他们只是少年,红旗渠修建完成之后,已经成为可靠的青年了。

这张图片也是红旗渠通水的时候拍摄的,人们站在红旗渠的两边,有的甚至根本看不到中间的场景,可是他们依旧激动无比。

他们耐心的等待着水流,经过时发出的澎湃的声音,这是他们的辛苦工作的成果,旁边挥舞的旗帜,更是表明了他们的激动。

崇山峻岭间甚至看不到什么绿色植物植,到处都是黄色的土块,灰色的石头,可是却能看到一条红旗渠蜿蜒而过。

这种对大自然的改造,也难怪人们把红旗渠称为人工天河了,这个名字他实在是当之无愧。

在修建红旗渠的时候,为了方便,也为了降低成本,砖块水泥之类的物品都是当地的人们制作的,图片里的这些小姑娘正在把石头敲打成合适的形状。

不难想象,天长地久的敲打之后,他们手上一定有了厚厚的老茧,可是他们却甘之如饴,因为有了老茧之后,工作效率能够更高。

红旗渠的修建是一个相当严苛的过程,工具简单,可是工程量相当的庞大,211个隧洞的开凿,1250座山头被削平,这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,也相当困难的工作。

可是以前的人们却凭借着坚韧的精神将其完成,这种依靠人力改变周围环境,不服输的精神,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。

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,居然是这样开凿的!26张珍贵老照片令人震撼